• 返回顶部

安庆市财政局(安庆初级会计证书哪里领取)

时间:2023-09-16 23:05:53  来源:http://yingdianzi.com  阅读:

安庆初级会计证书哪里领取

安徽安庆初级会计证书领取的地点为:安庆市财政局会计科,具体位置为安庆市菱湖北路32号;同时为方便考生领取初级会计证,也可以选择网上申领的方式。

2022年度安庆初级会计证书领取时间

2023年1月9日-2月28日开放网上申领证书入口,2月28日后不再接受网上申领。未在网上申领的可凭借本人身份证件3月1日后到安庆市政务服务中心2楼52号窗口现场申领。

特殊说明:市本级(含所辖区及外省、外市调转安庆考试合格)领证人员按照本公告领取证书。各县(市)领证人员在所属报名点按照各县(市)财政局、数据资源管理局领证公告领取证书。

2022年度安庆初级会计证书领取方式

2022年度安庆初级会计证书领取采取“先网上申请、后领取证书”流程,网上申领完成后,领证人员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领取到证书:

1.为方便合格人员及时领取证书,通过网上申领证书的,市数据资源局将委托中国邮政公司按照考生网上提供的地址通过EMS免费为领证人员邮寄证书。

2.现场领取方式。领证人员携带身份证原件,在3月1日后到安庆市政务服务中心2楼52号窗口领取证书。(咨询电话5349012)。

因特殊原因本人不能前往领取证书的,可委托他人代为领取。代理人代他人领取证书,必须同时携带代理人和被代理人身份证原件。

初级会计证书号码查询方法

安庆市财政局(安庆初级会计证书哪里领取)

1.考生需要先登录“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网站,点击进入考试合格信息查询系统。

2.选择报考类别、年份、填写证件号码和验证码。

注:使用15位数的旧身份证号码进行报名及考试的考生,请用当时填写的身份证号进行查询,身份证号码最后一位为“X”的,请使用大写字母“X”进行查询。

安庆市经开区财政局编制多少人?

安庆市经开区市财政局机关行政编制69名

局长1名,副局长3名,总会计师1名

科室领导职数34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

机关离退休干部和后勤服务人员事业编制9名

安庆市财政绩效评价中心在哪里

宜秀区菱湖北路

根据查询百度地图信息显示,安庆市财政绩效评价中心,在安庆市宜秀区菱湖北路的安庆市财政局中,安庆市,安徽省辖地级市

安庆市国家税务局的历史沿革

一、1949年5月-1950年5月,安庆市税务办事处。1949年5月,安庆市政府成立安庆市税务办事处,隶属安庆行政区工商管理局领导。

二、1950年5月-1950年10月,怀宁县人民政府税务局、县城区税务所。1950年5月,安庆市税务办事处与怀宁县人民政府税务局合并,成立新的怀宁县人民政府税务局,隶属安庆专区税务局领导。

三、1950年10月-1958年10月,安庆市人民政府税务局、安庆市税务局。1950年10月,安庆市与怀宁县分设后,成立安庆市人民政府税务局。

四、1958年10月-1961年5月,安庆地市财政局、安庆市财政局。958年10月起,安庆市划归安庆行署管理。1959年3月,地市财政局分开办公,恢复安庆市财政局,但税务、建行仍然在地市财政局内。此时安庆市属省辖市。

五、1961年6月-1968年8月,安庆市税务局。1961年6月1日起,恢复安庆市税务局。1965年6月10日起,市委决定,税务局设专职政治教导员。

六、1968年8月-1968年12月,安庆市税务局革命领导小组。由于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局只剩3人处理日常工作,机关陷于瘫痪。

七、1968年12月-1970年5月,安庆市财政金融管理站、工商税务革命领导小组。税务干部大部分干部下放农村劳动,全市仅留26人。

八、1970年5月-1977年10月,安庆市革命委员会财税局。税收业务归并到财政中,税务所逐渐恢复。

九、1977年10月-1994年8月,安庆市税务局。先是从1977年10月起实行财税分设,成立安庆市税务局。1979年11月安庆市改为省辖市。1984年4月,实行机构改革,下设5个分局和郊区分局。1988年8月起,由于行政机构调整,原安庆市与安庆地区合并,下辖怀宁、桐城、潜山、太湖、枞阳、望江、宿松、岳西等8县。安庆市税务局与安庆地区税务局合署办公。

十、1994年8月至今,安庆市国家税务局。由于国家税制改革,1994年8月25日起税务机构分设,正式成立安庆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非税收入财政退款流程

非税收入资金退款程序领导审批

1、流程图审核签章单位申请办理退款2、流程说明

(1)单位申请:由退款单位提出申请。(2)审核签章:由非税处审核,并提出意见。

(3)领导审批:主管领导审阅并签署意见。

(4)办理退款:由非税处开具支票或电汇单,将款项退回单位。

安庆市潜山县政府有哪些部门

县经济开发区、县政府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招标采购管理局、招商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物价局、砂石管理总站、行政服务中心、档案局;协助分管监察局、审计局、编办 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人防办)、房地产管理局(房改办)、住房公积金潜山管理部、环保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容管理局)、法制办、公安局、司法局、民政局、信访局、残联 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商务局、工商局、外贸总公司、物资总公司、供电公司、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行、银监办、农发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邮储银行、信用联社,人寿公司、人保财险公司、太保公司 农委、林业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公路局、扶贫开发办、水电公司、粮食局、气象局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教育局、卫生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旅游局、科技局、体育局、供销社、民族宗教事务局、外事侨务办、对台办、邮政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烟草专卖局、新华书店、县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