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这项魅力无穷的运动起源于1891年,已经有108年的历史。它起源于美国。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 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费尔(SpringField)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改为 春田学院,现在的斯普林菲而 德大学篮球纪念馆所在地)的体育教师、美籍加拿大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所发明的。(奈史密斯博士于 1939年去世,终年78岁。)
当时,学校交给他一项任务,在14天内要发明一种室内运动项目:它既不损害运动员身体,也不破坏体育设 备,更具有体育道德精神。
面对这项艰巨的任务,他绞尽了脑汁,开始他试图将各种不同的室外运动转变为室内运动,但是都失败了, 后来他回忆起自己童年时代在加拿大玩过的一种儿童游戏,便根据这种游戏,编写了篮球最早的13条规则。
由于篮球是为在室内开展而设计的项目,所以最初的篮球场是设在体操馆内的。奈史密斯博士在体操馆的地 板上距墙6英尺(1.82米)画出界线,构成了基本的比赛场地。然后他把两只盛桃子的木框钉在体操馆两端的墙 上,距地面10英尺(3.05米)作为“球门”。于是“篮球”便产生了!
现代篮球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具有灵活巧妙的技术和化多端的战术相结合的竞赛活 动。从事篮球运动能促使人体的力量、速度、耐久力、灵活性等素质全面发展,并能 提高内脏器官、感觉器官和神经中枢的功能;它对培养勇敢、机智、集体主义 和组织 纪律 性等品质都有很大益处。
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 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 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 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 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 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 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 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 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
古代并没有发明篮球这项运动,起初的篮球框是有底的,每投进一个球,还要上去拿下来,后来为了方便,把框的底部去掉了
古代有足球运动,叫做蹴鞠
古代没有篮球运动,篮球运动是1891年12月由美国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的
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篮球的名称也一直没有变过
篮球运动于1891年起源于美国,它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旧译麻省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YMCA)训练学校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Dr.James Naismith)发明。
起初,奈史密斯博士为了解决冬季室外寒冷,橄榄球、棒球无法正常开展而发明了篮球,他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家各户都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并借鉴了篮网球(netball)的规则,将两只盛梨用的篮子,分别钉在学校体育馆二楼走廊两边的护栏上,创编了篮球游戏。
一开始,梨篮上沿距离地面3.05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
人们称这种游戏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经过他与同事们反复商量才定名为“篮球”。
古代没有打篮球吧,足球叫做蹴鞠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当时,他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由于当地盛产桃子,这里的儿童又非常喜欢做用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戏。这使他从中得到启发,并博采足球、曲棍球等其它球类项目的特点,创编了篮球游戏。
1892年,篮球运动首先从美国传入墨西哥,并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开展。这样,墨西哥成为除美国外,第一个开展篮球运动的国家。此后,这项运动先后传入法国、英国、中国、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澳大利亚、黎巴嫩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开展、普及和发展。
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后按照社会变迁及篮球技、战术发展和竞赛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七个时期:
1、 1895—1949年为第一阶段(其中1895--1918年为第一个时期,1919年--1936年为第二个时期,1937---1948年为第三个时期)
这是篮球传入中国后的第一个时期,篮球运动主要在天津、上海及北京等有限的城市青年会组织和某些中等以上校少数学生中开展,男子篮球列为1910年旧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表演项目,1914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篮球于1930年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这一期间,篮球在广大城乡人民群众中未能得到普及,推广面极窄,竞赛活动较少,从国内外比赛成绩反映整体水平较低。
2、1949---1995年为第二个阶段( 其中1949---1965年为第四个时期,1966---1978年为第五个时期,1979---1995年为第六个时期)
1949年后,篮球运动在中国传播、普及、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民政府积极倡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健身方针,篮球运动因其简便易行,富有对抗性、趣味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功能,在各级政府的计划和组织下迅速成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20世纪50年代初期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了篮球管理机构,倡导“狠、快、准、灵”的技术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的战术指导思想。随后,通过总结讨论,中国篮球运动确立了“勇猛顽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训练指导思想。20世纪50年代中期邀请外国专家在上海体育学院招收首批篮球专项研究生班。到了6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篮球竞技水平、社会普及、科学研究及篮球观念与理论体系的确立等,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历史证明,1949年后的17年是中国篮球事业全面发展提高的17年,是中国篮球事业第一个辉煌发展的历史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恢复了在国际篮球组织的合法席位,从此走上国际竞技舞台,特别是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篮球事业进一步得到了全面的大普及、大发展、大提高:篮球人口居世界之最;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形成新的配套网络;篮球运动理论与应用研究日益深入,成果显著;篮球竞技水平有了历史性突破,国家男女队曾接连居亚洲榜首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各类篮球俱乐部相继成立,篮球竞赛的文化氛围和职业化、商业化气息渐浓。
3、1996年至今为第三个阶段开始后的新时期 ,中国篮协于1996年首先改革传统的竞赛体制,先后举办了甲A、甲B和乙级队主客场制联赛,逐步向职业化过渡,进而有序的推动篮球运动产业化进程。1997年成立了事业型的篮球运动管理中心。1998年中国大学生体协推出了CUBA联赛。这些无疑给中国篮球事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篮球运动即将进入一个发展新阶段。
篮球是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 羽毛球是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据说1860年在英格兰,